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昆仑柱铭 先秦 · 阙名
四言诗 押先韵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二
昆仑铜柱,其高入天。
员周如削,肤体美焉(《水经。河水注》一引张华东方朔《神异经》曰:「故其柱铭曰云云。」今本《神异经》无。)
希有鸟铭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二
有鸟希有,绿赤煌煌。
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
王母欲东,登之自通。
阴阳相须,惟会益工(《水经。河水注》一引张华东方朔《神异经》曰:「其鸟铭曰云云。」今本《神异经》无。希有,鸟名。)
汝州新刻诸帖辨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东观馀论》卷上
顷在洛中,闻汝州新镌诸帖,谓之「汝刻」,其名已弗典矣。
意谓其汇择必佳,及见之,乃大不然,杂取《法帖》、《续帖》中所有者时载之,又珉玉閒簉,不能辨也。
此犹亡害,至其集古帖及碑中字萃为伪帖,并以一帖省其文别为帖语及强名者甚多,稍识书者便可别之。
如以逸少帖「春秋辄为患」,「不得北军问」,「远近清和」等语,乃擿取「北军远近春秋」等字集为一帖,强为王衍书;
以《续帖》中「诸县故佳」字强名为王桢之书;
汝州汉《州辅碑》中数字强名为蔡中郎书;
卫州魏孝文《吊比干文》中数行强名为崔浩书;
北齐碑便目为温子升后魏碑便目为沈法会
如此者甚多。
且如《吊比干文》,魏孝文作,而崔浩之死在太武时,乃目为书,其不稽古如此。
至若张华帖内杂以《宝章集》中王慈字,薛稷帖中杂以《法帖》内子敬字,皆集成之字,意全不相属。
王筠帖中《和南清豫》一帖。
如是者不可具载。
幸世尚多古帖,极有未传者,自可刻其全篇,何必区区作伪以误后学?
但贻识者蚩笑耳。
汝州既以石十馀刻之,而越州复传其本又刻之,二州之石殊可吊也,信知识真者少,何足怪云!
拟古二十七首 其三 明 · 孙承恩
 押词韵第十部
我有一良剑,传是古镆铘。
自信靡文饰,埋没溷泥沙。
惨淡无晶光,斑剥生铁花。
世人亦有宝,诩诩各自誇。
磨淬明白雪,本质固无加。
百金饰剑首,金珠灿星霞。
一朝售之市,传观共称佳。
我剑亦在侧,唾手争喧哗。
好恶莫容辨,抚之自咨嗟。
什袭始有待,终必遇张华
请创忠义军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五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四
臣窃惟今日事势可忧者非一端,而外證已见者莫急于淮甸
若外證已见而犹欲以安乐法治之,人知其非计也。
臣来自山林,不知朝廷事体,不敢问淮甸军籍。
但闻道路之言,以为应办于忠义军者常多,而馈餫于正军者常少。
今又主将受辱,亲兵战败,营寨丧于郁攸,财帛荡于席卷,积年军器为之一尽。
方且多求赏帖,动以万数,虚张冗食,有增无减,虽欲处之以安静,示之以不疑,而国用空虚,彼所亲见,其徒实繁,慢心易生,不可不亟图之也。
建立宣阃,犹虑张皇,增兵维扬,易生衅隙。
若置之不问,又非所以为国。
然则江内之事,疑虑所不及处,不可不密为之计也。
金陵陪都,从古为大,朝会中兴,阴制境外,率在于此,必须选用实才,求其少壮气锐可以久任者为之守,博采后进,求其忠实可以倚仗者为之属。
使之行其所学,条具本末,移前时馈遗之礼,广宾客以召豪俊;
察军前朘削之弊,招效用以来勇锐。
深思远虑,以定其谋,超石拔距,以作其气。
多者得十万人,少亦不下七八万人,有增兵之实,而无增兵之迹,有讨贼之备,而无讨贼之名。
一则可以壮内地,二则可以制外侮,三数年后,耸动群听,然后覈忠义逃亡之数,罢日后招补之额。
元气既盛,邪气自衰,意向所在,可以有为矣。
江内之正军稍足凭藉,则江外之正军渐可消弭,减戍归营,以宽擘券,聚兵水次,以便馈餫,国势民力,庶几其少苏也。
或曰朝廷养兵极矣,帑廪之不继亦甚矣,无故而创起一军,少者亦七八万人,多则必十万人,揆今日事力,何可继也?
臣请应之曰:不然,自更化以来,谓一卒不可复招者今几年矣?
然而吝之于其小,而不能吝之于其大;
吝之于可以已,而不能吝之于不得已。
今不思所以制之,恐后之不得已者,不止此也。
与之乃所以取之,扬之乃所以抑之。
招及万人,则减于外者亦必万人;
以至招及十万,则减于外者亦必十万。
此特正军耳,而忠义军之逃亡事故者,犹未与也。
而或者又曰:如此则何异于正军,奚必增于此而减于彼也?
臣又请应之曰:书生之管军与武将之管军为不同也。
昔时之用武将,以其善战而不畏死,固书生之所不及;
今时之所谓武将,往往畏死而不善战,未有优于书生者。
识字浅则吏奸深,势援寡则科率重,所以荆鄂之大军,不得如长沙之飞虎,襄阳副司,不得如江陵之神劲。
而又招刺之始,其勇易贾;
消沮之后,其气易索,势使然也。
然而行此者必有道焉,一曰圣德刚健于上,不始勤而中辍;
二曰朝论坚忍于上,不喜暂而厌久;
三曰励士大夫羔羊之行,以警诸将;
四曰责官吏慈祥之政,以正内治;
五曰进忠直而退柔佞,使利害易见;
六曰广访问而察迩言,使浸润不行。
凡所施为,与治同道,如此则天人助顺,夷夏属心,阃外之事,与政通矣。
方叔劳于外而张仲居中,羊祜谋于边而张华助力,此必至之效也。
若乃君相焦劳于朝,而外无爪牙之士以宣其力,牧伯奔走于外,而朝无正大之治以玉其成,皆不谓之称。
臣投老之年,衰疾已甚,无筋力可以报国,无学问可以济时,感陛下推仁爱微小之意,愿有补于万分,不敢缄默,惟陛下财幸。
蜀都赋 宋 · 王腾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九、《全蜀艺文志》卷一、《成都文类》卷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五八二、《历代赋汇》卷三二、嘉庆《成都县志》卷四、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九八
人物习性,有忠有邪,有智有愚,出于才行,而不由土产。
自赵谂狂图,好事者类指以疵蜀人,蜀之衣冠含笑强颜,无与辩之者,余尝切齿焉。
及读左思赋,见其薄蜀陋吴谄魏,以谀晋之君臣,苟售一时之声价,而灭天下之忠义。
晋之公卿一口称誉,风俗颓矣。
士无特操,以陷西朝于五胡,卒贻万世之愧。
夫魏者,汉之贼也。
原思之词,似欲尊正统而黜偏方,然不顾正气之沦溺,乃知蜀之横被枉抑,其所由来者久矣。
故作《辨蜀都赋》,以申蜀人之愤气。
其商略土风,采摭人物,不该乎治乱兴衰之变、邪正是非之理者,不在铺布之限。
非若前辈之辞主于类聚山川毛羽动植,以焕文彩之美观,悦读诵之利口而已。
辩疑先生核理储思,欲折《蜀都》,未绎其辞。
客有东方者,过而问之曰:「昔者太冲搆十稔之意,搜三都之奇,文成示人,张华见推,士安序焉,盛传于时,岂其犹有未尽,而夫子欲纠其所违」?
先生曰:「嘻!
子未之知也。
吾蜀立极之初,域民之始,井邑山川之秀,人物风俗之美,是则左思备言之矣。
然而论列人材,详明士类,第言文藻之华掞,不及蜀人之忠义,遂与吴俗,例加抑忌,非特没其实美,且沮之以横议。
川灵为之扼腕,岳镇为之愤气。
吾以此为有遗恨,故申言其所以。
夫品物流形,九土分敷,惟有蜀为极险之区。
羊肠绕其垠锷,鸟道架于至虚,行者却履以视栈,乘者投绳而钩车。
太白之所赋,盖未髣其锱铢。
实天限而地隔,故山峭而川迂。
宜若与中夏否闭,而不通其车书。
然朝宗之水,浩浩而南倾;
内附之山,峨峨而东蹙。
口呀双剑,若邠岐虎陷之吻;
尾拽西南,乃咸雍金城之麓。
以其有所附属而不能自立,故命名者号之曰蜀。
自西而东,昔本无途,金牛诈言,五丁是除。
吾人由之既艰,且虞一夫举足,十夫储,食黄白以骨立,卧冰而裂肤。
蜀士远于进取,蜀民疲于转输。
叹天阍之已邈,望秦陇以长吁。
然且联纲之运应声,穿领之牛系路,陟长坂以犹及,绕大江而不误,指日而物不缓期,按籍而民无逋户。
边饷以需,上供有裕,悉陆海之攸产,饱神囷之所聚
五季之阨,王朴献谋,谋先取蜀,以阜兵糇,糇足兵强,乃征方州
时乏远御,朴言不酬。
及我太祖,算如朴策,蜀定国富,次平诸国。
蜀于是时,兴王有力。
向者孟氏,抚妪矜怜,惠爱其人,捐租五年。
及我王师,宣威三川,卒无一夫东向而控弦,盖倾心于正统,视私恩犹缺然。
是使伪命牵羊,偏方衔璧,顾旌纛以涕泗,仆逵衢而思积。
感恩之意则诚,孝顺之心自直,岂若他邦之惷悍,怒螳臂于车辙。
由古而来,可得而闻。
李雄、刘辟、李连、公孙,因仍是难,割据坤灵,盗蜀而王,踵起而霸,类匪蜀人
三国之际,异方鼎峙,若南若北,辅吴崇魏,惟我蜀人,不私非类。
虽辅璋戴备以自国,犹谓吾君之子,而卒臣刘氏。
晋宋而下,南北风马,南郁屈以游魂,北陆梁而聘驾,惟此西土,爰归南化。
萧纪之不令,溯岷江而僭正。
梁人召寇以救乱,魏氏怀奸而托信。
彼实包藏,此惟附顺。
逆施不惠于宜都,内溃爰从于迟迥。
岂瞻顾于北风,盖钦恭于王命。
不惟蜀人不盗蜀都,历代以来,乱离间起,在内在外,为奸为宄,董卓、桓氏,元载、朱泚,庞勋、刘辟,樊崇、韩遂,怀凶煽悖,言不详记。
试考谱谍,按其闾里,苟挥羿浞之戈,悉匪岷嶓之士。
在唐中弱,齐蔡幽并,谐结诸邻,唇齿相因,叛主之师,逐帅之黥,陆梁百年,不为王臣,是亦何尝联吾蜀民?
帝室内讧,孽牙匪夷,震动万乘,再狩于西。
民与其帅,开关迎之。
天王莅止,百官六师,国用告乏,众艰于饥,与其吏民,缣粟输之,比其还归,恬不知危。
兹盖处平则率下以奉京邑之灵,遭变则自完以待中原之睦。
欲携之则难判,欲一之则易服。
岂特文有馀而武不足耶,其天资正顺而敦笃。
近者赵谂,图结巴渠,包藏历年,困于无徒。
爰及吴俦,妖谋是趋,人白发,遄服其诛。
由是言之,蜀何负于君王欤?
思徒见其邻于西夷,远于上国,诮丘壑之险,鄙方隅之僻,但分中外之质丽,不决正邪之名实,何所据耶?
成周之盛,四海同风,冠带所加,古无比隆,淮徐联齐鲁之轸而有夷,伊洛接丰镐之都而有戎。
方春秋之尊夏,视吴楚犹貊虫,大周宗伯而不数,抑又矧于闽中
虽今俊乂之所出,在昔语言之不通。
是则与我均为远服,安得妄论其异同?
然而自羌观之,华阳黑水别封畛于尧籍,岷山导江历经营于禹迹。
秦氏割符,李冰拥节,五政七赋,被自古昔。
而四载所至,南止荆扬之域,荆扬之民,岛夷卉服,矧又过此以往耶!
百粤之取,始自汉武,郡国虽判,衣冠未楚,所谓粤人,无用章甫。
常衮化之,士乃文举
然则论浅深之时,较久近之序,焉可与蜀同日而语?
王莽元舅,霍山蒙勋。
遗爱帝婿,林甫皇孙
许、李联阶于黻座,封、裴接栋于枫宸。
既同心于肺腑,亦托体于亲邻。
逞螟蟊之毒噬,为虺蝮于君亲。
是则势疏者未必孽恶,地近者未必诚纯,我虽远于国而忠则迩也。
高下既别,一凸一凹。
太行成皋三门二崤,或壮帝王之形势,或资奸盗之炰炰,或王路之攸梗,或伏兵之所交。
正用之则亦在德枳,邪凭之则遂为寇巢。
吾人之心如砥,吾人之行如蚁。
结膻美于一心,捐崎岖于万里。
申韩生于中土,不免为僻学;
郑卫作于中州,不免为僻乐。
九野同列于地,何独非梁益之墟?
四隅无私于天,曷尝戾西南之角?
况乎江行地脉,鲜决埽而败岸;
星值天狼,弭工奸而触恶。
肖此正气,挺吾先觉。
节以遇立,文非苟作。
王褒明君臣之合,何武愤福威之削;
张纲扼腕于跋扈,扬子甘心于寂寞;
相如不数,子昂见却。
谓诵述以阿谀,恐吾徒之贻怍。
才高则悉靡面腼,气直则回邪胆落。
彼徒嫉于西子,殊不惭其郑璞。
不意儿曹懵其志行之僻,反以居处僻我也。
且圃植蕙而菜育,畦疏禾而莠生,枭伦凤族,蜒肖龙蟠,君子小人,常溷其间。
古何邦而无佞,亦何地而无贤?
龟蒙孔孟之攸宅,冀北唐虞之所营,宜丘门之不杂,何蹠党之横行?
鲧为父而禹子,蔡为弟而旦兄,导挺节而敦逆,奕推忠而杞奸。
彼为同属以行异,况指一方而概言!
吾请与子姑置远近之殊,而摭正邪之辨。
晋取之魏,魏取之汉,功非定乱,位实图篡。
思诚晋人,言谀而辩,辞抑蜀以黜吴,志借魏而佞晋。
魏为高庙之寇贼,蜀实中山之宗姓。
不然,何故进乱世之奸雄,而沮先王之枝属乎!
况蜀以得贤而王,失贤而亡;
魏以己篡而张,以人篡而戕。
彼赋魏事,徒言刑罚之清平,何不言文若之殒命也?
徒言忠良之聚会,何不言三马之食槽也」?
词未及已,客奋而起:「获闻高义,钦服厥旨」。
叹草泽之空言,不能廷辩于天子。
张华 宋 · 王腾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
东溪先生曰:贾后宣淫于朝,至以帐车载外人以入宫禁,岂有配天体、母天下而丑行若是者?
张华伺察其事,白惠帝而废之,何所不可?
当是之时,贾模启端于上,刘卞密谋于下,短于权谲,反畏权戚满朝,不能从二人之言。
本畏祸,而卒及孙秀之祸。
设使谋正朝廷,清君侧,力不足而身死,犹不失为正人烈士,而乃耽禄畏死,以及于难。
马道既迫,卒无以答张林之诘,愧矣哉!
以华之博物洽闻,使之雍容庙堂,处谋谟可也。
柰何履多难之世,以临天下之大节,而欲责之以无挠,可得乎?
晓过谷城张明府 明 · 梁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远道驱车过谷城,江天旭日转新晴。
芳郊隐映千花丽,碧树遥连百雉平。
春尽浦云低雁字,风和柳谷缓莺声。
行边剩有双龙在,不遇张华祇自鸣(以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
按:钟东整理
苏武 其五 西汉 · 李陵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八
陵自有识以来,士之立操,未有如子卿者也(《文选》张华《答何邵诗》注,又繁钦《与魏文帝笺》注。)
访沈韵初舍人得观熹平石经残字拓本即黄小松旧藏而翁覃溪所题也冒风往返致不适者数日中丞书来问讯云公如此好学二竖定当远避适时方困卧发函一笑而起喜成此诗用中丞荔支最后一首韵庚午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三十
熹平石经世希有,黄钱两拓在人口。
钱册摹传打本多,黄册流转属谁某。
魂㝱惊回五十年,舍人博物茂先
荔支大有金石气,我诗成谶真前缘。
当时订正无叚借,鸿都学生祗遭骂。
诸儒奏议同启发,中郎书丹重声价。
经心书律俱上乘,观者阗咽敢爱憎。
秦火劫灰太惨澹,孔壁遗韵兹依凭。
齐随移毁阅年载,四十六碑不吾待。
蓬莱阁圮越云深,残字荒凉馀几在。
昨效东坡醉帖挥,风风雨雨燕斜飞。
兰台桼书忽现示,东洲猿臂成痴肥。
中丞主人斗诗力,连日赓酬肩暂息。
耆学真为却病方,延龄果恃磨人墨。
多年浩劫沙尘扬,三吴境已安粥浆。
高衙军政尚蒐讨,沿海逋逃当戢藏。
武臣渐觉浮名幻,斯文坠绪知谁绾。
侧闻金石遍搜珍,肯任云烟空过眼。
君不见,千碑万碣萃古芬,熹平石经残字一出空其群。
李司空论谏集序 唐 · 蒋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四
元和二年四月。以监察御史选充翰林学士
未几。改主客员外郎
依前充学士。逾年转司勋员外郎
来年本司郎中。依前充学士
自始直内署。周旋凡五年。
不独以文章号令为应职。意欲极直谏之道。
开天子之耳目。致生人于仁寿。
以为巳任。是时因抗言论事。
面命授中书舍人。赐之金紫。
宪宗固以为南司大用矣。不逾年。
户部侍郎遂平大政。其后二十年间。
崇践中外。卒以刚鲠致奸凶之大祸。
大中初。有诏史官
差第元和间相臣五人将臣五人。将命图形。
以补凌烟二十四人之次。有司即以公之名迹列在选中。
及上奏。独公之名留中不报。
噫。自古忠臣不得其死者。
自两汉王嘉李固西晋张华。如国朝褚河南河东之类。
刚毅不回。有类公之遗烈于公之生。
中执法夏侯公乃授余以公平生所论谏。凡数十事。
其所争皆磊磊正直臣风槩。读之者令人激起忠义。
自始内廷迄于罢相。次成七篇。
著之东观。目为李相公论事集。
下以楷模于后代。上以显元和圣后纳谏之德。
升平之运。可惜其致云尔。
大中五年辛未岁冬十月。史臣蒋偕序。
杂述 其三 清 · 郑献甫
 押先韵
读书求甚解,用事想当然。
渊明东坡,言之苦不全。
陋哉一孔生,亦张两空拳。
问尔欲何为,坐地思谈天。
未辨白非白,安知玄又玄。
格物必博物,惭愧张茂先
遂初赋 西汉末 · 刘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
《遂初赋》者,刘歆所作也。少通诗书,能属文,成帝召为黄门侍郎、中垒校尉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好《左氏春秋》,欲立于学官。时诸儒不听,乃移书太常博士,责让深切,为朝廷大臣非疾,求出补吏,为河内太守。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五原太守。是时朝政已多失矣,以论议见排摈,志意不得,之官,经历故晋之域,感念思古,遂作斯赋,以叹征事,而寄己意。
昔遂初之显禄兮,遭闾阖之开通。
三台而上征兮,入北辰之紫官。
备列宿于钩陈兮,拥大常之枢极。
总六龙于驷房兮,奉华盖于帝侧。
惟太阶之侈阔兮,机衡为之难运。
惧魁杓之前后兮,遂隆集于河滨。
遭阳侯之丰沛兮,乘素波以聊戾。
得玄武之嘉兆兮,守五原之烽燧。
二乘驾而既俟,仆夫期而在□。
驰太行之严防(《水经·泌水》注作「险峻」)兮,入天井之乔关。
历冈岑以升降兮,马龙腾以超摅(本作「起摅」,从《文选·赭白马赋》注改。)
无双驷以优游兮,济黎侯之旧居。
心涤荡以慕远兮,回高都而北征。
剧强秦之暴虐兮,吊赵括于长平。
好周文之嘉德兮,躬尊贤而下士。
骛驷马而观风兮,庆辛甲于长子。
哀衰周之失权兮,数辱而莫扶。
执孙蒯于屯留兮,救王师于途吾。
过下虒而叹息兮,悲平公之作台。
背宗周而不恤兮,苟偷乐而惰怠。
枝叶落而不省兮,公族阒其无人。
曰不爨而俞甚兮,政委弃于家门。
载约屦而正朝服兮,降皮弁以为履。
宝砾石于庙堂兮,面隋和而不视。
始建衰而造乱兮,公室由此遂卑。
怜后君之寄寓兮,唁靖公铜鞮
越侯田而长驱兮,释叔向之飞患。
悦善人之有救兮,劳祁奚太原
叔子之好直兮,为群邪之所恶。
祁子之一言兮,几不免乎徂落。
䨥美不必为偶兮,时有差而不相及。
虽韫宝而求贾兮,嗟千载其焉合?
仲尼之淑圣兮,竟隘穷乎蔡陈。
屈原之贞专兮,卒放沈于湘渊。
何方直之难容兮,柳下黜出而三辱。
蘧瑗抑而再奔兮,岂材知之不足。
扬蛾眉而见妒兮,固丑女之情也。
曲木恶直绳兮,亦不人之诚也。
以夫子之博观兮,何此道之必然。
空下时而矔世兮,自命己之取患。
悲积习之生常兮,固明智(《文选》张华《答何劭诗》注作「暗」)之所别。
叔群既在皂隶兮,六卿兴而为桀。
荀寅肆而颛恣兮,吉射叛而擅兵。
憎人臣之若兹兮,责赵鞅晋阳
轶中国之都邑兮,登句注以陵厉。
雁门而入云中兮,超绝辙而远逝。
济临沃而遥思兮,垂意兮边都。
野萧条以寥廓兮,陵谷错以盘纡。
飘寂寥以荒䀛兮,沙埃起之杳冥。
回风育其飘忽兮,回飐飐之泠泠。
薄涸冻之凝滞兮,沸溪谷之清凉。
漂积雪之皑皑兮,涉凝露之降霜。
扬雹霰之复陆兮,慨原泉之淩阴。
激流澌之漻泪兮,窥九渊之潜淋。
飒凄怆以惨怛兮,戚风漻以冽寒。
兽望浪以穴窜兮,乌胁翼之浚浚。
山萧瑟以鹍鸣兮,树木坏而哇吟。
地坼裂而愤忽急兮,石捌破之岩岩。
天烈烈以厉高兮,廖𡌉窗以枭穴牛。
雁邕邕以迟迟兮,野鹳鸣而嘈嘈。
望亭隧之皦皦兮,飞旗帜之翩翩迥(本作「回」,从《文选》班彪《北征赋》注改。)
百里之无家兮,路修远而(本作「之」,从《文选》班彪《北征赋》注改。)绵绵。
于是勒障塞而固守兮,奋武灵之精诚。
赵奢之策虑兮,威谋完乎金城。
外折冲以无虞兮,内抚民以永宁。
既邕容以自得兮,唯惕惧于竺寒。
攸潜温之玄室兮,涤浊秽于太清。
反情素于寂漠兮,居华体之冥冥。
玩琴书(本作「书琴」,从《文选》何劭《答张华诗》注,陶潜《经曲阿诗》注《归去来辞》注,石崇思归引》注乙转。)以条畅兮,考性命之变态。
运四时而览阴阳兮,总万物之珍怪。
虽穷天地之极变兮,曾何足乎留意。
长恬淡以欢娱兮,固贤圣之所喜。
乱曰:□幽潜德,含圣神兮。
抱奇内光,自得真兮。
宠幸浮寄,奇无常兮。
寄之去留,亦何伤兮。
大人之度,品物齐兮。
舍位之过,忽若遗兮。
求位得位,固其常兮。
守信保己,比老彭兮(《艺文类聚》二十七,《古文苑》。)
乌珰曲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四
岁次丁未京师建万甡园。落成,有司采珍禽奇兽以实之,致猩猩雌雄各一,来自印度南部,居以雕室。北地秋高,不耐霜露,其雌病化,雄哭之恸,竟死。余游炎方久,谂其山海风物,知其必有大哀于中者,万里间关,相依为命,顾影自绝,可哀也已。蛮人呼猩猩为乌珰,作《乌珰曲》。
南荒北极天万重,江娥一去烟草浓。
相思树相思子,连理枝头红豆红。
若有人兮在幽谷,披发乱流升木末。
踏歌连臂声啾啾,月白风清山水绿。
仙魅黄昏秉火行,花燃蜑雨伴山灵。
云深海上呼群急,日出江流顾影清。
獠洞花飞和醉舞,响屐郎当踏春雨。
万里炎荒走槛车,山阿寂寥空处所。
三危黑水乱如弦,上国仙槎出汉天。
牛渚燃犀温峤,渥洼汗血记张骞
客星暗渡明南极,椎结侏儒慕颜色。
一夜艅艎载宝归,天威烧海鱼龙息。
瑶京初筑晾鹰台,羽猎华林万乘来。
白象青牛非索贡,张华方朔有清才。
中原莽莽山河好,五云楼长安道
庸知天上不胜寒,上林虎圈惊秋早。
豹房抱月宿雕栏,太液清商动散关
玉骨支离怜朔漠,夜寒同梦旧家山。
家山南国有俦侣,乱峰青青隔秋语。
水残石冷不归来,踯躅沧洲相忆苦。
倩女离魂关塞青,空王谁咒雪衣经。
共来绝域相为命,从此迦陵不独生。
垂死哀鸣怜孤独,三尺秋坟埋寒玉。
空寻鹿苑返生香,愁听龙池哀蝉曲。
蜀王肠断万山中,帝子千年忆故宫
杜宇啼残血滴滴,鲛人珠满泪琮琮。
榕花落尽五溪暮,剩有山人怨红树。
月暗幽崖夜蝶飞,如见珊珊拂花去。
露湿青陵草脚迷,画图省识薜萝
猿啼鹤唳仙人岛,为尔招魂归不归。
私试策问 其一 屈宋楚词与后世(七) 南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八、《莲峰集》卷四
楚屈原述《离骚》,为《九歌》、《九章》,赴河而死。
其徒宋玉和之,又为《九辨》。
自是文人才士依仿焉。
又如枚乘作《七发》,傅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辨》,崔骃作《七依》,曹植作《七启》,张华作《七命》。
唐兴,作者尤多。
或者以此曹区区之文,冀其有致身之阶,果其然耶?
请折衷为之说。
夫待人以必能者,不能则丧气;
倚事之必集者,不集则挫心。
士之怀奇抱策,出而佐时,必期得君以展尽其底蕴,而上赴功名之会矣。
岂意中遭挠败,而功名不克就,此固丧气挫心,而忧愤怨刺之言所以发舒于外,而不顾死亡之祸也。
楚屈原三闾大夫,因罹谗毁,流放江湖,乃述《离骚》,为《九歌》、《九章》,援天引圣而卒不见省,遂赴河而死,其亦蹈此者欤!
屈原者可谓浅中浮外,而不知大体者也。
盖为臣之道莫善于全节,而次之以全身。
苟道不足以正君,智不足以弭乱,谏不行,言不听,则继之以死,故甘斧锧,安鼎镬而不悔者,冀以区区之身一悟主上而纳之于善,如龙逄以之死夏,比干以之死商也。
脱或不幸,忠谋而君不从,正谏而主不信,以独见之明而知祸乱之不救,杀身之无益,则超然远去,虽高爵重禄亦不足以系其心而介其意,姑全其身以没于世,如微子以之去商,百里奚以之去虞也。
屈原者,其亦知此乎?
奈何不知出此,而乃蔽于待人以必能,倚事之必集,而卒于不遇,遂丧气挫心以发其怨愤之言,而为《离骚》之文,以葬于江鱼之腹。
呜呼,使屈原而稍知全其身以没于世,则必不忍为此。
及夫其身既没,其后宋玉从而和之,又作《九辩》,自是文人才士依仿为文,如枚乘作《七发》,张衡作《七辩》,崔骃作《七依》,曹植作《七启》,张华作《七命》,以至唐兴,作者尤多,皆愿附于《离骚》之间,遂谓之《楚辞》,是皆不能自用其才,而乃甘为忧愤怨刺之言以讥讽于时。
不然贾谊何以少年属文于郡中,自负为王者之佐,而亦不能自用其才,一以不遇,过湘为赋以屈原,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其亦屈原之徒有以激之欤!
吁,后之为国家者,其于忠义之士,名节之流,当在屈己礼遇,虚心优容,使引鉴皆明目,临池无洗耳。
若然,则变故之世,颠沛之时,尚冀其有回天之力,复国之勋,况兴平之际,治安之朝,何其不能成功乎!
与金昭卿书 东汉 · 班彪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三
远在东垂,吏道迫促(《文选·张华何劭诗》注)
三煞 明 · 屠隆
 出处:六十种曲 昙花记 第十二出
向更深敢现形。啸空梁飒有声。
山魈木魅纷踪影。妖狐九尾能为崇。
老表千年亦作精。何心照张华镜。
自信我灵光不动。一任你伎俩相呈。
显宗(并上表) 其二 东汉 · 傅毅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三
荡荡川渎,既澜且清(《文选·张华励志诗》注引傅毅显宗颂》)
案《后汉·傅毅传》:「追美孝明皇帝德最盛,而庙颂未立,乃依《清庙》作《显宗颂》十篇奏之。」
谢张尉 北宋 · 徐积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鱼菹乃以玉版名,可将苦酒试光明。
张华陆机勿下箸,盘中恐作霹雳声。
续博物志跋 宋 · 黄公泰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方舟先生胸中有老氏藏室,取张华《博物志》仿而续之,盖游戏引笔,以占其胸中藏书何如耳。
司马子长孔子所以圣者,而记其辩商羊专车之骨等事,或者谓此特子产之俦,不宜以此累夫子,则陋矣。
而或者亦未之察也。
道固绝学,然岂必漫不省识一物,而颓然以独造耶?
《诗》识鸟兽草木之情状,于道与有力焉。
子在川上,所见者水,而所取者道也。
具此以观此书,则几矣。
门人迪功郎眉山簿黄公泰谨跋。
按:《续博物志》卷首,万历刻本。